曾英杰:房地产调控不应以降房价为主要目的 |
|
长安地产(www.changandc.com) (2011年1月15日) 来源:搜狐焦点广州站 | |
在房产税的阴影下,存款准备金率再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到18.5%。这也是继去年6次上调准备金率后,今年继续收紧银根。搜狐焦点网第一时间采访经纬行研究中心主任曾英杰。 他表示,继2010年两月内三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在2011年再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见央行对于收紧流动性依然持谨慎积极的态度。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各大银行的资金压力会逐步显现出来。不久前民生银行再次启动融资,农行和兴业银行也准备开始再融资,就是资金压力比较大的表现之一。 他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持续收紧,对流动性需求度比较高的股市会受到比较大的直接影响。但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存款准备金率持续收紧的影响会逐步缓慢的显现。目前影响国内房价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供求失衡,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百姓快速膨胀的住房需求同市场供应产品及类型失衡的矛盾。流动性泛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并没有办法真正影响房价。 因此,他认为现在调控政策指向的目标不应该是高房价,而应是怎样让消费者买得起房。如果宏调目标指向高房价,那么采用的政策跟现在一样,通过交易量的减少来迫使开发降房价。例如通过提高首付或者加息使交易成本增加减少成交量,又或者是通过抑制需求来达到让房价下跌的目的,如限购限贷等。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的房地产调控,这种政策的短期可能很有效,长期来看不是很明显。 但如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让消费者买得起房的话,相对就更好处理了。为什么买不起房,房价高仅仅只是其中一方面。收入过低、总价过高以及市场供应的主流产品不能真正有效满足市场的需求都是原因。只有通过藏富于民、提高居民收入,然后再增加市场上中小户型房源供给,同时通过大规模土地出让来增加市场供应才能解决买房难的问题,进而解决高房价问题。从这些方面来进行调控,效果反而会好过单纯降房价的措施。同时,也不会像现在一样,让想买房的人买不起房,让能买房的人买不到房。 |
|
[返回上页] |
[浏览人次:423次 摘自:搜狐焦点广州站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