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安地产 > 新闻中心 >

央企进军保障房要先完善制度

长安地产(www.changandc.com)  (2011年5月16日)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五一”小长假这一周,房地产的新闻仍然层出不穷,其中某些报道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发改委的“一房一价”刚刚颁布,恐怕开发商还没搞清楚规则,就有媒体开始“检查”落实效果了。当然,最主要的新闻还集中在保障房上。不仅是领导视察,国资委也在调控中再次发声。

记得上次国资委对房地产相关事务表态,是让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时间过去一年了,不知道落实的情况如何?不过这次不一样了。国资委开始动员央企进军保障房市场。对此,笔者丝毫不觉意外,反而对其姗姗来迟略感不满。何故此言?五年3600万套保障房,无数人已经计算过到底需要多少建设资金,其中中央财政能够提供多少,地方政府需要配套多少。算账一码事,真金白银投钱是另一码事。地方政府有那么多资金吗?特别是在土地财政遭国人一片斥责之声之时,各地土地成交价格已经不复当年节节攀升之势;又因调控影响,导致开发企业购地热情大幅下降,总成交量开始下降。也许去年土地成交的2.7万亿会成为一个历史纪录吧,相信今年地方政府在土地这块的收成不会有去年那么好了。可花销方面,若认真落实保障房计划,支出应该会大幅上升。本来地方债已经有相当规模,压力可想而知。

地方政府资金不足,让国资委的动员令显得相当必要。毕竟央企钱多,又有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加之实体经济确实没有太多好的投资方向,把钱投入到保障房领域的确是一个好的出路。但是且慢,笔者有个疑问:央企加入到保障房建设中,到底算不算参与了房地产投资?若是,则与去年规定相悖,将导致大批央企进军房地产领域;若不算进入房地产领域,则无论如何又说不过去,因为保障房现在所有的统计都与商品房混在一起,总不能因为是央企投资就不算了吧?

其实笔者并不反对央企进入保障房市场,反而一直抱支持态度。至少,有那么多资金的央企,若能够进军保障房市场,必然可以缓解投资不足的问题。只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保障房开发与运营这个领域,目前还存在许多未能加以解决的问题,如何能够在大规模建设之初,就在制度层面加以完善,规避经济适用房多年来出现的种种乱象,是主管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并尽快出台相关措施的一个重点。至少,央企进入保障房市场,与之前退出的规定如何衔接,总得有个说法吧!而且保障房,特别是公租房等产品,目前看来政府还是要交给运营企业来操作,那么这些央企一旦进入,将在很长时间内不可能退出,未来将可能形成一个相当量的投资积累。显然,这股力量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结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做好初期的安排理所应当。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央企借投资保障房之机,又大规模介入商品房开发,又当如何?

当前,保障房建设焦点在资金,所以广开资金来源可以理解,但相较于央企,不知为何主管机构忽略了民间资本这样一条路径?其实笔者更愿意看到主管部门为民间资本松绑,包括百姓的银行存款能够汇聚成河,投入保障房建设当中,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民间资本开拓投入到房地产领域的通道,且老百姓可以获取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银行压力也会减低,应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返回上页]

[浏览人次:324次  摘自: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