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一标”不能发改委唱独角戏 |
|
长安地产(www.changandc.com) (2011年6月28日) 来源:上海金融报 | |
继上月发改委对北京市场展开商品房明码标价检查后,近期发改委又赴天津、上海、重庆、南京等八个城市检查,检查发现,一些房地产经营企业存在在售房源未明码标价、已售房源标价不符合规定、误导性标价、虚构原价等违法行为。发改委共对12家房企处以363.5万元的罚款,其中广州一家房企被最高处罚69.5万元。 发改委的检查当然是必须的。但这样的检查和处罚效果究竟如何,恐怕还得打个问号。且不说12家房企共罚363.5万元,平摊到每家也就30余万,就说这样的调查检查,仅凭一个发改委,即便三头六臂,倾巢出动,其他什么事也不干,光管“一套一标”,怕也鞭长莫及。 不难发现,商品房明码标价实施以来,除发改委对少数大城市执行情况有所关注外,别说小县城没人过问,就是二、三线城市,也问者寥寥。是这些地方落实得好吗?非也!别的地方不敢说,笔者知道的北京周边几个县市,几乎没有一家房企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谓明码标价,在很多地方,只是一句空话。 这也难怪,明码标价虽然被寄予厚望,可纵观整个实施举措,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作为,却没有自下而上的民众参与。“政策好就是落实不了”,是民众对一些公共政策的评价。许多政策一旦面对国情现实,往往身不由己,在集团利益、政绩惯性等诸多因素牵扯下,踯躅不前,收效甚微。诸如,多年来公车改革成效不尽如人意的背后,就是公车特权的吸引力在作祟;各地保障房建设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也是地方出让土地的巨大利益诱惑,阻挠了地方政府执行的积极性。 商品房明码标价亦是如此。无论已有的价格法还是新出台的“一套一标”,都是对商品房乱像的进一步规范。可由于各方面的利益瓜葛,“一套一标”仍然面临不小的阻力。所以,此次商品房明码标价被冠以“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监管,着力解决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信息不透明、价格欺诈等问题”之后,一方面要有政府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措施跟进;另一方面,则应将落实情况置于民众和舆论监督之下。发改委不应唱独角戏,而应制定配套政策,支持和鼓励民众以及社会舆论参与监督,以杜绝政策在执行中走样、悬置。 诚然,无论是国家发改委还是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对违规单位进行查处,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若民众和舆论介入“一套一标”,则能保持政策的长期有效。当一项政策遭遇难弃难舍的利益纠葛时,政府在执行之余,最需要获得的就是民众的鼎力相助。也唯有如此,“一套一标”才能实至名归。 |
|
[返回上页] |
[浏览人次:291次 摘自:上海金融报 作者:] |